下章台:晚唐诗人韦庄夜里思乡,写下了一首五律,颔联让人叹服

(全文共270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如果您暂时没有时间,建议先收藏哦)

韦庄的诗,构思往往很独到。

之前我们读过他的一首七绝《江外思乡》,借喻手法用得非常巧妙。

而他的五律《章台夜思》,也深受历来学者的好评。

这首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有盛唐气格”。

那么它到底妙在哪里?

颔联巧妙过渡,让人叹服。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是不是很简单?

尾联很明显,告诉我们诗人有思乡之情。

但是,诗人的思乡之情是如何引发的?

这就非常含蓄。

不仅如此,这首诗的诗题就很不好理解。

“章台”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含义主要有四种:

(1)、春秋时楚国的离宫,章华台; (2)、秦国宫殿,章台宫; (3)、汉长安街名,常常代指长安;(4)、代指柳树。

那么诗题中的“章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可以排除前两种,不管是楚国的章华台,还是秦国的章台宫,在唐朝都已经没有痕迹了。

而理解成柳树,好像也不太通顺。

所以“章台夜思”,很容易被理解成:在长安夜思。

真是这个意思吗?

我们在文中分析。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忧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凄风苦雨缭绕。

看到这两句话,您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凄清的瑟声来得非常突然,心里还没有任何防备,就已经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哀怨。

您是不是这样?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感觉,这很容易误导人。

诗人心中真的充满了哀怨吗?

不是,至少暂时不是。

原因很简单,诗人是听到的“清瑟”声,并不是他自己弹奏的。

您看,瑟声充满了哀怨,这只能说明鼓瑟之人心中有哀怨,诗人只是一个听众,这怎么能说明诗人心中充满了哀怨呢?

对吧?

那么,诗人是如何把鼓瑟之人心中的哀怨转移到自己身上的呢?

诗人巧妙地设了一个伏笔。

就是“遥夜”两个字。

您看,鼓瑟之人不是只弹奏了一会儿,而是整夜。

诗人是如何知道的?

很显然,整夜诗人一直在听。

这就奇怪了,瑟声充满了哀怨,诗人为什么还要一直听呢?

我们继续来读颈联。

2、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楚角,楚地的号角。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孤灯下听见了楚地的号角声,残月慢慢沉下章台。

这两句写得非常巧妙。

巧妙在哪里?

您别着急,听我慢慢讲。

我们先回答这个问题:诗人不是整夜都在听别人鼓瑟么,为什么又听见了号角声?

号角声从何而来?

很多人认为,古人只有在与敌人打仗时才会吹号角。

其实不对,没有打仗时也会在城楼吹号角,主要是为了报时。

诗人此时听到的号角声,就是在报时。

那么,夜晚会报时么?

肯定不会,如果没有敌人来犯,是没有理由在夜晚吹号角的。

只有一种解释:此时天已经快亮了,这是拂晓的号角声。

也就是说,诗人已经在孤灯下坐了一整夜,这里呼应了首联的“遥夜”。

但又有不同,因为诗人在这里还用了一个“孤”字。

灯没有感情,很显然这是拟人的手法,说明诗人内心感到很孤独。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就是因为他听到了哀怨的瑟声。

这哀怨的瑟声,一直环绕在诗人周围,让他无法摆脱,终于唤起了他内心的孤独感。

而瑟声不止,诗人自然也无法入眠,直到拂晓的号角声响起,他才从瑟声中解脱出来。

您看,诗人通过“孤灯闻楚角”这一句,把鼓瑟之人的哀怨巧妙地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变成了无尽的孤独。

这就是诗人感情的巧妙过渡之一。

注意:这只是“之一”,更巧妙的是后一句“残月下章台”。

诗人为什么会望向天空的残月?

您想一想这个场景:诗人本来一直沉浸在哀怨的瑟声中,现在突然传来了报时的号角声,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天快亮了。

如果是您,您紧接着会做什么?

答案很明显:望向窗外,看看天是不是快亮了。

对不对?

您看,这是非常自然的过渡。

结果诗人只看到了窗外一轮残月慢慢地沉下章台。

你想想,如果此时还有一轮圆月作伴,诗人的孤独感是不是会减轻一些?

不仅没有圆月,而且这残月都要沉下去了。

可想而知,诗人整夜的孤独感无法得到排解,该多么痛苦。

您看这两句是不是很巧妙?

“孤灯闻楚角”这一句,把鼓瑟之人的哀怨,转变成了诗人的孤独;

而“残月下章台”这一句,则又一次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这就是诗人的妙笔?

不!

更巧妙的是“楚角”和“章台”这两个词。

它们隐藏了两处矛盾:

(1)诗人为什么会听到楚地的号角声?

奇怪吧,我们在前面分析诗题的时候,推测了一个结论:诗人在长安夜思。

诗人身在长安,又如何能听到楚地的号角声?

(2)如果“章台”是指长安,为什么诗人又看到残月沉下了章台呢?

“残月下章台”,这个“下”字就表明,章台应该是指很高的事物。

而长安城,不能用高来形容。

所以,这里的“章台”只可能是指柳树。

这两处矛盾都很好解释了:诗人此时身在楚地,他听到了楚地的号角声,又看到了残月从柳树上慢慢沉了下去。

可能有人要问了:诗题“章台夜思”又该如何解释?

难道理解成“在柳树下夜思”吗?

很显然不是。

因为诗人是坐在灯下,不是站在柳树下。

这首诗我读了很久,就是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我反反复复读,终于明白了诗人的妙笔:“章台”,就是诗人思乡之情的来源。

您想想看,既然残月是从柳树上落下,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柳树,而要用“章台”两个字?

这不是故意为难读者吗?

原因很简单,因为“章台”还有另一个意思,长安。

而诗人的家乡刚好就在长安。

您看,诗人通过残月引出了柳树,再由柳树的别称“章台”,引出了家乡“长安”。

“章台”,是诗人感情过渡的桥梁,正是它,让诗人从孤独之情过渡到了思乡之情。

这就是诗人感情的巧妙过渡之二。

那么诗题“章台夜思”,自然不能理解成“在长安夜思”,而要理解成“夜思章台”,也就是“夜思长安”,翻译成白话就是:在夜里思念长安。

您觉得简单吗?

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如果我们不理解“章台”的两种含义,就很难读出诗人思乡之情的来源。

我们还要看到,诗人由孤独之情过渡到思乡之情以后,他内心孤独的痛苦减少了吗?

并没有,这份痛苦也一并转给了思乡之情。

您看颔联,诗人不仅通过“孤灯闻楚角”把鼓瑟之人的哀怨转变成了自己的孤独,而且通过“残月下章台”加深了这一份孤独,更巧妙地是通过“章台”把内心孤独的痛苦全部转移给了思乡之情。

可见,诗人此时多么渴望能够排解思乡的痛苦。

但是恰恰又无法排解。

颈联的意思是:无法与故人见面,自己回不了家,而故人又没有来。

尾联的意思是:退而求其次,那就寄信吧,结果连寄信这个小小的愿望都无法满足。

您看,如果没有颔联的巧妙过渡,后两联就会和前两联脱节,整首诗就会显得不够紧密。

这首诗之所以浑然一体,关键就在颔联。

因为字数关系,后两联我不仔细讲了,如果您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哦。

#唐诗#

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原创文章,作者:搜够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goubaike.cn/archives/7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