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数据:消金风险引热议 金融科技筑“防火墙”

  当前我国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都呈现疲软之态,消费成为刺激经济的重要途径。从政策支持、消费观念、市场潜力、行业活力的大环境来看,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契机,与此同时,行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升级转型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坛活动现场

    2017年3月24日,以“蓝海之下,稳健创赢”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风险管理高峰论坛2017在上海举办,麦芽数据、网贷之家、芝麻信用、京东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浅橙科技(现金卡)等600位行业的大咖精英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共飨了一场消费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交流盛宴。 

    论坛就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以及相关主题演讲。2016年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已超过5万亿人民币,消费金融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竞相追逐的风口浪尖。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17年我国该类贷款的余额将增长至30-40万亿元,消费金融领域一片蓝海,且未来消费金融仍将保持高速发展。不过,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信贷欺诈等问题若不得到有效解决,消费金融的发展瓶颈仍在。因此,如何进行消费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更趋重要。

论坛活动现场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方便快捷、无抵押无担保是消费金融公司有利的竞争优势。为发挥这个优势,消费金融公司要对个人的征信情况有充足的了解。而现阶段,我国的个人征信主要由中国人民征信中心负责,数据来源相对单一,且覆盖人群有限。同时,企业接入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接口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如需要改造既有系统,投入10-50万不等的成本,高额的接入成本也让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望而却步。 

    目前,市场上消费金融企业的用户数据多以自家平台长期积累的大数据为主。如芝麻信用主要依靠阿里系数据,腾讯信用则主要依托腾讯大数据。各家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很难实现数据共享打通,也就无法最精准刻画用户诚信度。不过也有消费金融企业打破信任鸿沟,实现征信数据的共享合作,从源头上加强对用户违约行为、欺诈行为的风险管理。 
 

麦芽数据运营总监王伟受邀参加论坛

    以麦芽数据为例,在依靠大数据技术自建系统的基础上,麦芽数据还与20多家征信机构及第三方数据服务商合作,数据接口可覆盖市场80%的用户信用数据,通过研发的大数据征信系统、深度信贷决策引擎系统,对客户群的数据进行多维度收集、清理、分析和处理,从而进行标准化授信和个性化借贷服务。 

    今年一月,麦芽数据还与上数信息(蚂蚁金服旗下)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结合用户在消费金融场景的数据回溯,对数据进行测试验证,并通过技术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用户的行为特征、信贷历史、风险偏好、消费能力等多维度进行数据对比,从而更加精准的判定用户风险级别,有效提高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防范信贷欺诈,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工智能方面,麦芽数据的实践应用也有了突破性进展。3月中旬,旗下产品麦芽贷已实现全面取消人工信审,从风控、授信到贷后管理均由系统自动完成,人工不会干预信贷的流程。人工智能通过深度机器学习技术,在用户的身份被欺诈分子冒用之前,就可以根据对用户账户的分析,将其分成各种等级来防范欺诈。 

    为不断加强金融科技技术创新,筑牢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的“防火墙”,麦芽数据董事长梁振邦还透露,2017年麦芽数据将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降低伪造、人工失误的危险,对于行业信任、信息不对称、隐私保护、数据质量等消费金融行业风险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正成为改变人类未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对于防范个人征信违约风险、提高反欺诈的风险管理能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梁振邦如是说。 
    

原创文章,作者:搜够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goubaike.cn/archives/6312